2025年中国商品混凝土市场供需现状分析:产销量约20.8亿立方米、20.7亿立方米[图]
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是指预先拌好的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拌和物,以商品的形式出售给施工单位,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的混凝土拌和物。商品混凝土是把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外加剂与掺和料的选用、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输送到工地等一系列工程从一个个施工现场集中到搅拌站,由搅拌站统一经营管理,把各种成品以商品形式供应给施工单位。
2025年中国强化木地板需求量约16287万平方米 逐渐成为室内装修的首选材料[图]
强化地板又称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是以耐磨层、装饰层、高密度基材层和平衡层四层材料经高温高压复合而成的地板材料,表面采用专用浸渍热固氨基树脂工艺。其核心基材层多选用松木或速生树种制成的高密度纤维板,通过厚度(8/12毫米)、规格(标准/宽/窄板)及表面涂层(三氧化二铝/三聚氰胺)进行分类。
随着微创手术增加,2026年中国吸入型麻醉药市场规模将达34.56亿元[图]
吸入型麻醉药以气体或挥发性液体的形式被患者吸入,通过肺泡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最终抑制大脑功能,实现可逆性的意识丧失与痛觉消失。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对神经细胞膜离子通道的调节,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的活性,同时抑制兴奋性递质的传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整体功能受到抑制。
2026年中国注射型麻醉药市场趋势分析:随着医美渗透率提升,市场规模将达178.15亿元[图]
注射型麻醉药是现代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类药物,通过注射方式(静脉、肌肉、皮下等)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可逆的意识和/或感觉丧失,以达到手术、检查或治疗的目的。
2026年中国依托咪酯销售额、销售量及市场规模分析[图]
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非巴比妥类静脉全身麻醉药,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依托咪酯主要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抑制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2026年中国外用型麻醉药市场现状分析:随着微创手术普及,市场规模将达6.24亿元[图]
外用型麻醉药是通过皮肤或黏膜局部涂抹、喷雾等方式暂时阻断神经传导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浅表疼痛或医疗操作前的局部麻醉。
2026年中国湿法隔膜市场分析:随着半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市场均价将达0.81元/平方米[图]
湿法隔膜是当今锂离子电池,尤其是高端市场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它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演进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湿法隔膜是通过湿法拉伸工艺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采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等聚合物材料,具备高孔隙率、均匀微孔结构及优异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中。
2026年中国全身麻醉药市场趋势分析:市场规模将达192.32亿元[图]
全身麻醉药是一类能可逆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使患者进入一种可控的、暂时的意识消失、镇痛、遗忘和肌肉松弛状态,从而为外科手术创造必要条件。现代麻醉已不再依赖单一药物实现所有目标,而是采用“平衡麻醉”理念,即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各自发挥所长,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并将每种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降至最低。
2026年中国七氟烷市场分析:仿制药主导,市场销售价将达316470万元[图]
七氟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它在现代麻醉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是由于其出色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化学名称为1,1,1,3,3,3-六氟-2-(氟甲氧基)丙烷,分子量200.05。沸点58.6℃,20℃时蒸气压20.9kPa(156.9mmHg),25℃时25.3kPa(197.0mmHg)。
2026年中国内服型麻醉药市场分析:随着手术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将达9.62亿元[图]
内服型麻醉药,即口服麻醉药,是指通过口服方式摄入,能够产生麻醉效果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镇静或辅助手术等医疗场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 2025年中国工程塑料市场规模约1454.8亿元[图]
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