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2025-203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

快速发货
品牌保证
售后保障
发布时间:2024-12-10
  • R1815539
  • 共研产业研究院
  • 010-69365838 / 400-700-9228
  • kefu@gonyn.com
¥8000

2025-203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

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除上述狭义口径包含的领域之外,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开年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地方发力“新基建”的动作更为明显。2024年初,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13个省份公布了2024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除了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领域外,各地区都加速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项目建设。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外经济面临新的增长挑战,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应运而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正在加速走向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智能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激发更多新增需求,对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我国推广新型基础设施部署,将有助于把握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中国智能制造战略性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预计随着相关利好政策的发布,新基建投资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2024年,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重点领域投资规模约达1万亿元,其中大数据中心、5G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投资规模分别约为52%、27%、11%、10%。此外,数据中心投资规模方面,2020-2024年期间总投资约1.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投资方面,2025-2031年期间累计投资将达到6500亿元左右。5G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5-2031年累计投资将会超过2.6万亿元。未来三年,人工智能的投资规模都会超过千亿元。

2024年8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鼓励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展试点。主要包括:仓储物流项目;收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项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项目;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中心项目;5G、通信铁塔、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网络项目;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项目。2024年6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不断深化支持引导基础设施REITs长期健康发展,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落实,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申报等工作,促进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条例》于9月1日起施行。《条例》要求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根据我国现行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预计保护等级不会低于三级,将带来百亿元规模的增量市场。

本研究源自共研网发布的完整报告《2025-203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的浓缩部分,您若想对新基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新基建相关行业,完整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订购详情见报告最后附件。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刻内涵

1.1 基本内涵

1.2 新的地区

1.3 新的主体

1.4 新的方式

1.5 新的领域

1.6 新的内涵

第二章 新基建的投资效益分析

2.1 整体发展意义

2.2 经济拉动效益

2.3 行业拉动效益

第三章 新基建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3.1 国家推出积极的货币政策

3.2 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出台

3.3 新基建列入中央政府报告

3.4 新基建重点领域相关政策

3.5 地区政府报告提及新基建

第四章 疫情影响下新基建的发展状况

4.1 新冠疫情的情况统计

4.2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4.3 新基建助力复工复产

4.4 疫情对新基建提出新要求

4.5 疫情后新基建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 我国新基建投资建设状况分析

5.1 传统基建投资水平

5.2 新基建投资规模占比

5.3 新基建投资特征分析

5.4 新基建整体投资前景

5.5 新基建整体投资策略

第六章 我国新基建投资建设重点领域

6.1 5G基建领域

6.2 数据中心领域

6.3 人工智能领域

6.4 特高压领域

6.5 工业互联网领域

6.6 汽车充电桩领域

6.7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图表目录

图表1 社保、医保阶段性免、减政策细则(不包含缓缴政策)

图表2 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梳理

图表3 “新基建”成为相关会议的重点

图表4 “新基建”重点领域相关政策

图表5 部分省(市)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基建”

图表6 亚投行对新冠疫情给全球和区域经济带来的损失估算

图表7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对比(一)

图表8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对比(二)

图表9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对比(三)

图表10 2024年全球主要国家基建质量评分

图表11 2024年专项债中流向新基建的资金占比

图表12 新基建PPP项目投资额占比

图表13 中国5G市场规模

图表14 数据中心产业链

图表15 2020-2024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图表16 人工智能产业链

图表17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年增长率

图表18 2024年有望开工3条特高压线路(保守预计)

图表19 2024年有望核准7条特高压线路

图表20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图表21 2020-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及其增速

图表22 充电桩产业链结构

图表23 2020-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有量情况

图表24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

关于共研

共研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产业咨询,致力于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

研究院每年提供的行研报告(精品)上千份,为消费者提供最具有性价比的产业咨询服务

销售体系

我们提供完善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确保产品能与客户需求匹配,并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研究方法

共研精益求精的完善研究方法,用专业和科学的研究模型和调研方法,不断追求数据和观点的客观准确。

品牌影响

共研观点和数据被媒体、机构、券商广泛引用和转载,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人才方面

我们的行业研究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一半以上为研究生学历或毕业于985、211高校,具有完善的培训和晋级体系,我们的研究员基本上都具有2年以上的产业咨询经验。

服务成果

截至2022年共研产业研究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数万例,服务客户涉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百强企业、银行&券商、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各领域企业等。

服务范围
精品研究报告
定制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场监测报告
市场调研服务
IPO业务咨询
产业规划编制
各级政府
发改委
招商局
产业园区
城投集团
商务局
科技局
科研院所与投资机构
高校
科研院所
银行
基金
企业
大型央企
地方国企
跨国企业
上市公司
民营企业
合作伙伴
专业团队

共研团队毕业于一流高校,拥有多年产业研究经验,专注并且专业。

品牌保证

共研出品,必属精品,共研已经注册35类商标保护,盗版必究。

售后保障

共研网提供充分的售前咨询和售后保障,详情请知悉客服。

顾客好评

感谢顾客对共研产品的认可。我们将继续提供专业、品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