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业务范畴包括硬件制造、数据生产、软件开发与技术服务。
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应用范围广、产业联动效应强,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持续推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22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9.3万家,同比增长17.9%,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壮大。截至2022年底,131家地理信息新三板挂牌企业其中,38家地理信息企业跻身新三板创新层,2022年有8家地理信息企业新入围新三板创新层。
2016-2022年中国地理信息总产值
资料来源: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GIS产业上主要分为三个类型:上游(数据采集)、中游(产品和平台提供商)、下游(服务和应用提供商)。中、下游可以统称为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我国参与上游产业发展的主体既包括以东方道尔、清华山维为代表的商业企业,也包括以测绘局、信息中心、规划中心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GIS基础平台软件、应用平台软件和技术开发服务三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有较大差异。GIS基础平台由于技术门槛和市场集中度较高。除了国际GIS软件巨头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之外,国内参与竞争的企业包括超图软件、武汉中地、武大吉奥等;GIS应用平台软件的开发商较多,竞争较为激烈,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以地理信息为核心的各类国家项目的推动实施,目前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大众需求正不断催生的蓬勃时期,该领域内的企业竞争更为激烈。目前国内市场GIS基础软件平台的主要品牌有:SuperMap(超图软件)、ArcGIS(ESRI)、MapGIS(中地数码)、GeoStar(武大吉奥)等。
GIS基础平台软件市场主要厂商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通信、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规划,将三维GIS作为重点核心之一。2019年,自然资源部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就包含了三维GIS,要求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任务,政府部门将采集生产每一座城市的三维数据。随着各个行业对地理信息技术与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国产GIS基础平台软件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国外成熟的GIS相比,国产的GIS软件还有差距。这与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相关信息装备和社会认知度等都密切相关。2022年GIS产值1820.6亿元。
2016-2022年中国GIS产值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独家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2024-2030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4-2030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从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2030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共十章。报告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相关概念、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以及PEST环境;接着分析了全球主要区域以及中国国内市场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运行的现状;然后对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产业链以及市场竞争格局进行了剖析;随后,报告对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做了重点区域市场、典型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潜力。您若想对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