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馆是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天文学和太空科学知识的科学文化设施,是进行社会教育和配合学校教学的重要机构。
从1957年中国建立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后,我国陆续建立了不少天文馆和天象厅。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建立并投入使用的天文馆达426座,其中独立的天文馆并不多,大多数天文馆分布在科技馆、青少年中心、少年宫和学校等场所。
2011-2023年中国天文馆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天文馆体系初具规模,但区域分布仍不均衡。各省均已覆盖,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建设数量和规模远高于中部、西部省市,中国天文馆的建设规模总体呈持续上涨态势,但地域差异显著,区域分布还需均衡,中部、西部省市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2022年中国天文馆数量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北京天文馆、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天文馆除开展普及天文知识、进行天文学宣传教育外,还进行天文观测并从事一定的天文学研究工作。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投入加大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有关深空探测、各类观测设备问世等消息不断见诸新闻,国内天文爱好者人群不断扩大,参观人数持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天文馆参观人数下滑至1461.1万人次,2022年国内天文馆参观人数为1464.3万人次。
2011-2022年中国天文馆参观人数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天文馆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历史的、人文的,还有自然科学的,并涉及人类、社会、地域发展等各个方面伴随着参观人数的快速增长,天文馆行业门票收入大幅增长,2022年我国天文馆门票收入达46858万元
2011-2023年中国天文馆门票收入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天文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独家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天文馆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24-2030年中国天文馆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天文馆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4-2030年中国天文馆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从天文馆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天文馆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天文馆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天文馆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天文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2030年中国天文馆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天文馆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首先介绍了天文馆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天文馆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天文馆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天文馆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天文馆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