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又称“液态金属、金属玻璃”,是一种新型软磁合金材料,主要包含铁、硅、硼等元素。其主要制品非晶合金薄带的制造工艺是采用急速冷却技术将合金熔液以每秒106℃的速度急速冷却,形成厚度约0.03mm的非晶合金薄带,物理状态表现为金属原子呈无序非晶体排列。得益于上述极端生产工艺形成的特殊原子结构,使得非晶合金具有低矫顽力、高磁导率、高电阻率、耐高温腐蚀和高韧性等优异特性。
纳米晶合金是将含铁、硅、硼、铌、铜等元素的合金熔液,通过急速、高精度冷却技术,在非晶基础上形成弥散、均匀纳米岛屿结构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密、高初始磁导率和较低的高频损耗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中、高频领域的能量传输与滤波。
非晶纳米晶主要原材料为纯铁、铌铁、硼铁、硅、铜等金属、非金属元素,其中纯铁用量最大,占比达到80%以上,行业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较强。非晶纳米晶电子元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家电、信息及通信、仪器仪表、航空航天、军工、电力等领域。
非晶纳米晶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由于生产非晶带材具备较强的技术门槛,国际国内能够掌握生产非晶带材技术的企业不多,国内市场主要由日本的日立金属和国内的安泰科技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另外,国内能够生产高端非晶带材的企业还包括青岛云路和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整个行业竞争格局处于寡头垄断竞争状态。
非晶纳米晶主要竞争企业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据统计2022年我国非晶纳米晶材料产量为12.47万吨,其中非晶合金产量从2015年的4.9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1.15万吨;纳米晶合金产量从2015年的0.6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32万吨。
2015-2022年中国非晶纳米晶材料产量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非晶纳米晶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非晶纳米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报告》。《2023-2029年中国非晶纳米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非晶纳米晶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非晶纳米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报告》从非晶纳米晶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非晶纳米晶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非晶纳米晶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非晶纳米晶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非晶纳米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非晶纳米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非晶纳米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报告
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