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对话的语言,运用一些交互的方法,可以完成人与计算机的一些信息的共享。进一步来讲,人机交互实现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例如用户与电脑、手机、机器人、软件或者操作系统进行互动。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经历了由机器语言到汇编语言再到高级语言的发展过程,早期的人机交互的发展过程和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人机交互模式变革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2021年我国对话式人机交互核心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9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经济规模达742.6亿元,预计2025年核心产品规模达到237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25亿元。
2019-2025年中国人机交互发展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多,与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将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近几年,人工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下游领域包括家电、汽车、消费电子、金融、物流、房产、政务、医疗等。
2016-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人机交互未来发展趋势: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告别单一模式,发展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多模态自然包括信息多模态交互信息输入、多模态交互信息融合和处理和多模态交互信息反馈。多模并行交互结合触控,AR互动和语音等,辅助以体感和手势和眼球追踪等技术。多模态人机交互能把我们的五感(形、声、闻、味、触)融合起来,这样人机交互呈现出的效果,尤其是表达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的感觉,表达的信息也更加丰富。从人机交互发展的历史来看,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会是目前可达到的最理想以及最自然的方式。
全方位感知的人机交互
未来人机交互发展的另一趋势是专注于全方位感知的人机交互,例如针对环境的情景识别交互,可以分析用户所处的环境,并结合用户画像挖掘用户的深度需求。利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掌控环境实时的变化,增强现实感,针对性发展某一区域的人机交互设备。个人设备将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无处不在的微小尺寸的传感器。通过情景识别和全方位感知,以提升用户体验。
实现万物互联的多技术融合
人机交互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发展多技术联合与融合的人机交互,实现万物互联。这就需要考虑到多种技术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如基于生物信息的分析技术、基于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感知技术等等。基于智能设备的互联,人机交互将拓展人类的感官和认知能力,产生全新的使用场景,重塑交互和发展方式,尤其是人与机器、与设备间的交互和连接。
更多关于人机交互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人机交互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29年中国人机交互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人机交互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人机交互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从人机交互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人机交互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人机交互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人机交互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人机交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人机交互市场全景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3-2029年中国人机交互市场全景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