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abc-0

2022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量、可用余热资源量统计:电力热力仍是余热资源供给最大行业[图]

余热回收利用是指把烟气余热、废汽废水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化学反应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等余热资源直接或间接利用,如生产蒸气、发电、为其他工艺流程供能、供暖等。

 

我国的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由于国内市场广阔,且受到国家政策重视,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且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余热回收利用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2022年中国工业总计消费的煤炭、天然气等初级化石能源燃料量约为391436万吨标准煤,其中绝大部分主要是煤炭,仍然占到75%以上,其次是焦炭、天然气等产品。

2015-2022年中国工业及其主要行业初级化石能源燃料量测算(单位:万TCE)

2015-2022年中国工业及其主要行业初级化石能源燃料量测算(单位:万TCE)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由于各行业主要的热源产生环节差异,以及能源消费差异,可供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量差异较为显著,综合来看,电力热力、冶金、建材等高温余热产生量大,热源分布环节相对集中的行业余热资源占比更大,但也因此被重点关注和利用,发展成熟。电力热力仍是余热资源供给最大的行业,2022年约为97378万TCE,占比超过63%,其次是冶金行业,可利用余热资源量约29575万TCE。

2015-2022年中国工业及其主要行业可用余热资源量测算(单位:万TCE)

2015-2022年中国工业及其主要行业可用余热资源量测算(单位:万TCE)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从具体利用量来看,目前我国余热资源利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占资源量比重较大的中低温热源,这些热源由于产生环节多,分散广,后期升级改造也较为困难,导致余热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2015年的持续提升的节能环保改造要求使得余热利用率总体稳定增长,尤其是建材、电力热力等领域。

22015-2022中国工业及其主要行业余热利用量测算(单位:万TCE)

22015-2022中国工业及其主要行业余热利用量测算(单位:万TCE)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2023-2029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从余热回收利用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余热回收利用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度报告共研产业咨询 - 深度报告
2023-2029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共十章。报告首先介绍了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相关概念、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以及PEST环境;接着分析了全球主要区域以及中国国内市场余热回收利用行业运行的现状;然后对余热回收利用行业产业链以及市场竞争格局进行了剖析;随后,报告对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做了重点区域市场、典型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潜力。您若想对余热回收利用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余热回收利用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tag: 275682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