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分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来看,山东省6家,山西省3家,湖南省2家,湖北省、上海市、浙江省、宁夏、河北省、江西省、河南省、福建省、四川省各1家。
2021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部分企业的年设计产能为111万吨,其中山东为45万吨,占比40.5%;山西为19万吨,占比17.2%;湖南为13万吨,占比11.7%;湖北、江西、福建为6万吨,均占比5.4%;浙江、宁夏、河南、四川为3万吨,均占比2.7%;河北、上海为2万吨,均占比1.8%。
2021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年设计产能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部分企业的年实际处理量累计32.36万吨,其中山东为14.8万吨,占比45.8%;山西为4.1万吨,占比12.7%;福建为3.5万吨,占比10.8%;四川为2.5万吨,占比7.7%;湖北为1.7万吨,占比5.3%;湖南为1.6万吨,占比4.9%;浙江为1.5万吨,占比4.6%;河南为1.36万吨,占比4.2%;上海为0.8万吨,占比2.5%;宁夏为0.2万吨,占比0.6%;河北为0.2万吨,占比0.6%;江西为0.1万吨,占比0.3%。
2021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实际处理量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因受到环保、限产限电、疫情和原材料涨价的影响,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为29.2%,其中四川为83.3%;福建为58.3%;浙江为50%;河南为45.3%;上海为40%;山东为32.9%;湖北为28.3%;山西为21.6%;湖南为12.3%;河北为10%;宁夏为6.7%;江西为1.7%。
2021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产能利用率
资料来源: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从原材料来源看,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原材料使用主要分为废乘用车轮胎和橡胶粉(粒)两大类。部分企业中,全部(100%)采用废乘用车轮胎的企业有4家,占比20%;全部(100%)采用橡胶粉(粒)的企业有6家,占比30%;废乘用车轮胎和橡胶粉(粒)都有采用的企业有10家,占比50%。
2021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原材料使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坚决打击“土法炼油”、改善营商环境,健全基于热裂解技术规范的再生产品标准,扩展再生产品应用市场;有效减轻热裂解企业税收负担,促进废轮胎裂解产业可持续发展。
热裂解行业发展建议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 2023-2029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废轮胎(橡胶)热裂解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从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然后对于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本身或相关产业的贸易态势、经营状况进行剖析;随后对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产业链运行环境、区域发展态势、行业竞争格局、典型企业运营等几大核心要素进行了逐个分析;随后报告对2023-2029年间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供需、价格、规模、风险、策略做出来科学严谨的预判。您若想对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