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胺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是具有醇官能基和胺官能基的结构。可根据含有的原子进行类分,常见的有甲基醇胺、乙基醇胺等。它们主要用于医药、饲料、染料、精细化学品、香料等行业。
醇胺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应用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醇胺类化合物的特性依赖于其含氮的多态性、反应进入的热量和两个加成端芳基团。由于它们几乎在所有产业系统史都有应用,因此它们被广泛地研究和使用。从产销量来看,2018年中国醇胺类产量从2012年的3.7万吨增长至6.8万吨,醇胺类需求量从2012年的7.2万吨增长至12.4万吨,预计2023年中国醇胺类产量将达到8.8万吨,需求量将达到13.1万吨。
2012-2023年中国醇胺产销量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2012年中国醇胺市场规模为6.81亿元,2018年中国醇胺市场规模增长至9.04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醇胺市场规模约为9.6亿元。
2012-2023年中国醇胺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醇胺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醇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23-2029年中国醇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醇胺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醇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从醇胺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醇胺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醇胺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醇胺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醇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醇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醇胺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醇胺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醇胺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然后对于醇胺行业本身或相关产业的贸易态势、经营状况进行剖析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