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震:即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预计2022年中国建筑减隔震产量同比增长15.3%;销量同比增长20.9%。
2017-2022年中国建筑减隔震产量及销量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指通过一些隔震装置将建筑结构与地面隔开,通过隔震层的变形消耗和缓冲地震时地面的振动,以保护上部结构免于地震破坏的一种抗震手段,2021年中国建筑减隔震产销率93.82%。
2017-2021年中国建筑减隔震产销率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随着我国减隔震建筑数量快速增长,行业市场容量快速成长。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减隔震技术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我国减隔震市场规模将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预计2023年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4.3%。
2017-2023年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建筑减隔震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2023-2029年中国建筑减隔震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建筑减隔震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建筑减隔震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从建筑减隔震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建筑减隔震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建筑减隔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