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抑制剂指与微管蛋白相结合,抑制细胞微管蛋白正常结构与功能的化合物,具有干扰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微管抑制剂可以分为:(1)微管蛋白聚合剂,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主要包括紫杉烷类药物,埃坡霉素类药物等;(2)微管蛋白解聚剂,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主要包括艾立布林,长春碱类药物等。
微管抑制剂分类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微管抑制剂通过增加微管聚合的稳定性并抑制其解聚(主要包括紫杉烷类药物、埃坡霉素类药物等)或促使微管解聚并抑制其聚合(主要包括长春碱类药物、艾立布林等)来影响微管的作用,使细胞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细胞周期停滞,导致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微管抑制剂能优先作用于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
微管抑制剂类化疗药物主要药物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随着未来新型抗肿瘤分子的发现和现有药物的进一步优化,化疗药物将拥有更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部分新一代的微管抑制剂类药物对于多药耐药的晚期肿瘤依然有效,且安全性有进一步提升,未来在化疗药物市场中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2021年中国微管抑制剂市场规模111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130亿元。
2017-2023年中国微管抑制剂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微管抑制剂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微管抑制剂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29年中国微管抑制剂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微管抑制剂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微管抑制剂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从微管抑制剂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微管抑制剂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微管抑制剂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微管抑制剂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微管抑制剂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微管抑制剂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微管抑制剂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微管抑制剂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微管抑制剂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