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OLED又称硅基 OLED,作为 OLED改善纱窗效应的创新升级,将半导体与 OLED技术相结合,显示器以单晶硅芯片作为基底,不仅显示亮度实现显著提升,像素密度也有跨越式升级,起步便达到3000PPI。Micro 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性能持续优化,有效解决了晕眩、解析度等问题。MR眼镜对分辨率、亮度及功耗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原有方案Fast-LCD及LCoS已无法满足,而Micr OLED制造工艺尚不成熟,Micro OLED凭借突出的性能优势,是目前可量产的首选方案。快速响应:icro OLED像素响应速度为微秒级,高于毫秒级的Fast-LCD与LCoS,可以有效减弱眼镜设备的使用眩晕感。高分辨率:Micro OLED分辨率超过3500PPI,较FastLCD(800PPI)实现大幅提升,同时也高于LCoS(3000PPI)。体积小轻量化:Micro OLED像素尺寸为传统显示器件的1/10,有效提升像素密度且重量减少50%以上。低功耗高对比度:Micro OLED为自发光技术无需背光源,功耗为LCD的30-40%,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同时其对比度超过100000:1,显著高于Fast-LCD与LCoS(<1500:1),进一步优化显示效果。
主流显示方案对比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Micro OLED产业链上游为器件结构以及Micro OLED制造与检测设备。器件结构包括驱动背板,其功能是形成Micro OLED微显需要的功能电路。中游为Micro OLED屏幕制造商。下游是应用Micro OLED屏幕的AR/VR终端设备厂商。上游的器件结构以及制造与检测设备基本由欧美日国家垄断。欧美日厂商布局较早具有先发优势,并且已经在行业中形成技术优势,应用范围广阔创立品牌优势。国内拥有庞大的VR/AR消费市场,国产替代的空间广阔,国内厂商积极布局VR/AR领域推进技术发展。
Micro OLED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Micro OLED显示与检测等核心环节厂商具备充足制造产能,如国内面板主要生产商京东方已于2019年8月建成的8英寸产线产能为200万片/年,预计于2024年1月建成的12英寸产线设计产能为1万片/月;清越科技截止2022年6月末8英寸产线工程进度为68.48%且已处于产品试生产阶段,设计产能为900万片/年;海外龙头企业索尼在2019年前已具备成熟量产能力;苹果MR头显屏幕检测设备供应商华兴源创于2021年11月发行转债8亿元投建新型微显检测设备研发及生产等项目。各环节厂商储备充分使得Micro OLED快速产业化成为可能,助力其成为未来XR主流趋势。
Micro OLED核心环节厂商制造产能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Micro OLED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 2023-2029年中国Micro OLED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报告》。《2023-2029年中国Micro OLED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报告 》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Micro OLED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Micro OLED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报告 》从Micro OLED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Micro OLED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Micro OLED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Micro OLED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Micro OLED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Micro OLED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报告
2023-2029年中国Micro OLED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Micro OLED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Micro OLED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