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城市是数字技术和城市建设的结合体,是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体现。数字孪生城市产业上游是产业基础设备(网络基础设备、存算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中游核心技术包含六大板块分别为孪生建模、标识感知、交互控制、仿真推演、可视化渲染、GIS与新型测绘;下游服务领域包括数字孪生+制造、数字孪生+电力、数字孪生+交通、数字孪生+医疗、数字孪生+建筑、数字孪生+能源等。
数字孪生城市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数字孪生城市是以数字化技术手段为基础,集中体现城市主体的空间和功能,并以智能化思维模式进行模拟建模、模拟分析、模拟实验,探索可行、高效、智慧、安全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新生态。2021年中国数字孪生核心市场规模达到193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350亿元左右。
2014-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核心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数字孪生城市可以通过对城市各部门、各环节、各业务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存储、加工、分享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处理,进而赋能于城市的决策、规划、管理等基础工作,从而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2022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亿元增长至51亿元左右,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87亿元。
2019-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数字孪生城市是数字技术和城市建设的结合体,有助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就是一个智能化和信息化相结合,以人为本,科技为手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趋于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文明日益提升,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城市。2021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727亿元,2022年接近1.2万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13282亿元。
2017-2023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中国数字孪生城市核心技术孪生建模技术代表企业有Autodesk、中望软件、华天软件广联达等可视化渲染技术代表企业有优诺科技、数字冰雹、秉匠科技、易知微等;仿真推演技术代表企业安世亚太、商询科技、软通智慧、中仿智能科技华如科技等;感知标识技术代表企业有北斗伏羲,中科星图、浪潮等;GIS与新型测绘技术代表企业有四维远见、南方测绘、北科天绘、航天科工等;交互控制技术代表企业有微软、施耐德、苹果、科大讯飞、百度。
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六大核心技术代表企业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3-2029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数字孪生城市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从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数字孪生城市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2029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数字孪生城市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数字孪生城市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然后对于数字孪生城市行业本身或相关产业的贸易态势、经营状况进行剖析;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