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abc-0

2023年中国伺服电机驱动器行业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图]

伺服系统是制造业智能装备的核心/必需部件,市场规模受下游制造业景气度影响。近年来,随着电子、控制理论、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机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伺服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电子制造设备、塑料机械、医疗设备、印刷机械、食品机械、物流仓储等行业。

伺服电机驱动器应用领域

伺服电机驱动器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伺服电机驱动器包括:开关电源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滤波电路,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用于将位于预设范围内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驱动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连接,用于对控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滤波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连接,用于滤除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

 

新兴行业提升伺服市场天花板。目前,机床工具、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塑料机械等传统OEM行业仍然是伺服系统的主要市场,而近年来伴随电子半导体、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释放更多对于伺服产品的需求,将为伺服市场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

 

具体来说,目前比较明显的几个趋势在于,作为伺服电机主要下游的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伺服系统旺盛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对伺服驱动的市场需求。此外,工业自动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对于自动化软件及硬件设备的需求都居高不下,其中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一直稳步增长。与此同时,直接带动伺服系统的市场需求。

 

2014-2018年国内伺服驱动市场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一路上涨。2019年,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贸易战压力导致市场需求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行业投资信心降低,伺服系统产品受下游OEM行业需求下降影响,市场萎缩明显。2020年,尽管中国前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后半年,经济迅速恢复,同时也受防疫物资需求的爆发影响,伺服电机驱动器市场规模迅速回弹。预计2023年中国伺服驱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元。

2014-2023年中国伺服驱动市场规模走势

2014-2023年中国伺服驱动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中国伺服市场分为日系、欧美系、台湾系、国产品牌四个阵营。日系品牌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以松下、安川、三菱为代表,;西门子、施耐德、博世等欧美品牌占据高端,下游以大型机械为主;台湾品牌产品价格和技术水平定位于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之间,以台达及东元为代表;国产企业以汇川技术、埃斯顿、广州数控为代表,技术路线上与日系产品接近,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

中国伺服驱动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伺服驱动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行研报告内容请见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中国伺服电机驱动器市场深度调查与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专注于产业咨询和研究,提供更权威专业、更高性价比的行研咨询报告产品和服务。

tag: 237014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