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abc-0

2023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规模约244亿元,奥希替尼占据我国市场份额比重的50%左右[图]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以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突变基因作为靶点的药物。与传统抗癌化疗药物相比,小分子靶向药特异性更高。化疗药物由于系统毒性较大,通常会在作用于癌细胞的同时,杀死其它人体健康细胞;而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特异性针对癌细胞,从而减少对其它健康细胞的影响。因此,小分子靶向药物较传统化疗药物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

 

小分子靶向药上游企业主要为制药设备、试验耗材、原料药等产业,小分子靶向药生产商的下游行业,包括肿瘤患者、医疗机构。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压力的加大,肿瘤患病率趋于上升,且居民对医疗的支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小分子靶向药的需求不断增长。

小分子靶向药产业链

小分子靶向药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由于中国的靶向药使用起步较晚,中国小分子靶向药的使用规模与全球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受到医保逐渐扩大覆盖至小分子靶向药、居民支付能力增强、市场教育加深,以及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小分子靶向药在中国获批等有利因素驱动,小分子靶向药市场在未来将会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规模为61亿元,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为188亿元,预计2023年国内小分子靶向药市场规模在244亿元左右。

2016-2023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6-2023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2021年我国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188亿元,其中,伊马替尼19.5亿元、吉非替尼9.6亿元、埃克替尼22.6亿元、索拉非尼9.6亿元、奥希替尼33.1亿元、其他93.6亿元。

2016-2021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物行业细分规模情况

2016-2021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物行业细分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中国伴随诊断市场正在快速发展,肿瘤伴随诊断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中国拥有700多家具备相应癌症诊断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越来越多的伴随诊断产品获得批准,将促进伴随诊断的高速发展,从而支持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的快速扩大。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同时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深度报告共研产业咨询 - 深度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小分子靶向药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小分子靶向药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

tag: 302010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