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abc-0

2022年中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产销量双增长[图]

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包括HPMC、HEC、MHEC、MC、HPC等,多作为成膜剂、粘结剂、分散剂、保水剂、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建筑材料、日化用品、油气开采、医药、食品、纺织、造纸等诸多领域,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涂料和建筑材料领域。

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主要应用领域

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主要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整理

 

1905年,世界首次实现了纤维素醚化,采用硫酸二甲酯与碱溶胀的纤维素进行了甲基化。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由Lilienfeld于1912年获得专利,Dreyfus(1914年)和Leuchs(1920年)分别得到水溶性和油溶性纤维素醚。Hubert于1920年制得HEC。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羧甲基纤维素在德国实现商业化。1937年至1938年美国实现了MC和HEC的工业化生产。1945年后,纤维素醚的生产在西欧、美国及日本迅速扩展。经过近百年发展,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使用的化工原材料。在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的生产工艺水平、产品应用领域等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生产工艺方面,欧洲、北美、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技术、工艺相对成熟,以生产涂料、食品、医药等高端应用产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CMC和HPMC等需求量大、工艺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纤维素醚产品生产为主,并以建筑材料领域为主要消费市场。

 

在国内,以CMC为代表的离子型纤维素醚发展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较大的产能规模,据统计,中国生产商已占据全球近一半基础CMC产品的产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在我国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021年中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能达28.39万吨,同比增长49.03%。

2019-2021年中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能统计

2019-2021年中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能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整理

 

随着产能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长,2021年中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量达17.25万吨,而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销量稳步增长,2021年中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销量达16.54万吨,目前我国内资厂商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国内市场份额主要被国际厂商占据,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随着国内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品质量提升和产能的扩大,将与国际厂商进一步展开竞争,国产替代与国际市场竞争将成为该行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主要发展趋势。

2019-2021年中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销量统计

2019-2021年中国内资企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产销量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整理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行业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深度报告共研产业咨询 - 深度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共十一章。本报告对中国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市场供需及贸易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tag: 229925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