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又称“谷氨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使用历史已经超过100年,它能够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补充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及钠离子,主要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增鲜产品。该产品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目前消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供应给食品加工业的谷氨酸钠,这部分产品约占整个谷氨酸钠市场销量的68.8%,比如鸡精、酱油、肉制品、方便食品等;第二类是餐用及家庭消费,这部分约占整个市场销量的31.2%,以小包装为主,因复合调味品使用方便、味道复合、风味多样,谷氨酸钠越来越多的时候以隐形消费或者添加物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我国味精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于1992年成为世界味精生产的第一大国。整个行业经过三次行业整合,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味精行业整合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健康型过度,居民饮食结构和消费理念发生根本变化,对于成分健康、形式新颖的产品需求增加,使得调味品行业近年来成为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行业,味精作为相对成熟的基础调味品,产能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味精产量维持在200吨以上,2021年我国味精产量为237.5万吨,同比下降3.05%,从需求方面看,除2021年外,2017-2020年其表观需求量呈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随着产量的下降,我国味精的表观需求量为235万吨,同比下降3.23%。
2017-2021年中国味精产量及表观消费量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从味精用户来看,下游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业、餐饮业与居民家庭消费,三者比例约为5:3:2。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加剧,调味品的替代效应也为此增强,餐饮业与居民家庭消费的味精需求减少,同时酱油、鸡精等调味料的快速增长导致用于食品加工业的味精需求增多。
味精产品需求领域分布格局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目前,我国味精行业前三强为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和宁夏伊品,当前行业基本形成寡头垄断格局。三大龙头通过行业竞争和巨大的资本投入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较高的护城河,并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先优势。
我国味精行业头部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1年梅花生物和阜丰集团营业总收入均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梅花生物营业总收入达228.4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57.9亿元,2022年1-9月梅花生物营业总收入已完成142.2亿元;2021年阜丰集团营业总收入达215.4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48.5亿元,2022年1-9月阜丰集团营业总收入已完成129.3亿元。
2014-2022年中国味精行业头部企业营业总收入统计(亿元)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味精行业全景调查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2029年中国味精市场调查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味精市场调查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首先介绍了中国味精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味精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味精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味精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味精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味精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味精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