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妆品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伴随居民收入的增长、城镇化率的提升、化妆品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目前我国化妆品消费总额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新锐品牌不断涌现,截至2022年3月,我国共有在业存续的化妆品相关企业1247.1万家,从注册量上看,近10年全国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注册量达279.8万家,同比增长10.9%,2021年共新增437.5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6.3%,是近十年注册量最多的一年,而2021年收入规模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38家,市场中大部分企业规模不足10亿元。
2012-2021年中国新锐品牌注册量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对于新锐品牌来说,自建工厂的资金门槛较高,且品牌本身认知度不高,大型代工企业的生产研发能力可以为其背书。选择代工厂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减少公司重资产的投入,控制投资风险。与此同时,品牌方也可以将有限精力集中在更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包括品牌建设、研发设计、渠道营销等等方面,实现利润最大化,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代工厂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中国化妆品代工行业市场规模达394.2亿元,同比增长14.59%,预计2026年中国化妆品代工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52.8亿元,随着国货新锐品牌和电商品牌的崛起,国际品牌加速向中国市场扩张,渠道与营销方式的变革,消费者需求的不断细化,化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方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来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新锐品牌多数不具备制造端优势,代工厂更好地满足了新锐品牌对弹性产能与个性化研发的需求。
2017-2026年中国化妆品代工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海外巨头占据全球化妆品代工领域规模前三名,从规模上看,韩国的科玛和科丝美诗、意大利莹特丽的营收分别位列全球化妆品代工领域前三名,诺斯贝尔为本土化妆品代工龙头企业。国内代加工市场较为分散,本土的美妆代工厂数量有数千家,但是普遍技术壁垒较低,除了诺斯贝尔、全丽、上海臻臣、芭薇、美爱斯、福瑞达等少数企业,大部分代工产品为低端劳动密集型,在规模、工艺设备、研发能力、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
化妆品代工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国内化妆品代工企业的研发实力相对较弱,化妆品代工的龙头企业诺斯贝尔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仅有韩国科玛集团和科丝美诗的一半,从研发团队的人数和配方数量来看,大部分国内代工企业仍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
2021年我国美妆护肤品代工行业主要参与者研发团队及配方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化妆品代工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2029年中国化妆品代工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化妆品代工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化妆品代工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化妆品代工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然后对于化妆品代工行业本身或相关产业的贸易态势、经营状况进行剖析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