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abc-0

2022年中国惯性导航产业链、技术竞争格局及行业市场规模前景趋势[图]

惯性导航系统是以测量角速度的陀螺仪和测量线加速度的加速度计为敏感元件,根据陀螺仪的输出建立导航坐标系,根据加速度计的输出并结合初始运动状态,推算出运载体的实时速度、位置和航向、姿态等导航参数的解算系统。

 

惯性导航产业链的供给端主要分为器件制造、模块组装和软件设计、系统集成三个层级。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惯性器件和其他参考信息设备;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模块、测量单元模块和卫星测姿模块,以及对各模块进行系统集成和软件设计等工作;产业链下游即需求端,包括了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各大终端客户。

惯性导航产业链

惯性导航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陀螺仪、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中的核心器件。传统意义的陀螺仪是指服从牛顿力学的机电陀螺仪,用于测量物体运动的角速度,而随着激光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光学陀螺仪和MEMS陀螺仪等建立在全新测量原理上的陀螺仪蓬勃发展;加速度计是用来测量运载体线运动信息的器件,和陀螺仪共同构成惯导系统的核心器件,其精度和性能对惯性导航系统有决定性的作用。

 

国内具备惯性传感器制造能力的企业主要有航天三十三所、航天电子、赛微电子等,多为军工企业,具备惯导系统制造能力的企业包括航天三十三所、航天电子、赛微电子、晨曦航空和星网宇达、北方导航、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等,民营企业多集中在中游惯导系统设计和制造上。

惯性导航技术格局

惯性导航技术格局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目前军事领域仍是惯性导航行业的最主要应用领域,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惯导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惯性导航技术在民用领域也开始被广泛使用,包括大地测量、资源勘测、地球物理测量、海洋探测、铁路、隧道乃至手机、VR/AR设备、可穿戴设备、工业和家用机器人、摄像机、儿童玩具等

2014-2022年中国惯性导航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4-2022年中国惯性导航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随着惯性技术不断发展,惯性仪表与惯性系统技术主要向着高性能、低成本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分别满足战略武器的高精度需求、各种常规运载体导航及稳定平台的高动态与高可靠性需求、民用市场的低成本与大批量需求等不同需求。

 

高性能体现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其中,高精度的实现主要有赖于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惯性部件的精度提升以及标定、对准、滤波等技术和导航算法的不断优化,此外,与卫星导航系统的结合也能够提升惯性传感器的校准、空中对准、高度通道的稳定等性能;高可靠性则有赖于弹载计算机和导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环境适应能力及一体化整合设计。民用产品低成本、小型化及大批量生产主要通过MEMS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来实现。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惯性导航市场调查与投资策略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深度报告共研产业咨询 - 深度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惯性导航系统市场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惯性导航系统市场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惯性导航系统市场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

报告揭示了中国惯性导航系统市场潜在需求与市场机会,报告对中国惯性导航系统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并分析了中国惯性导航系统发展前景预测。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tag: 209909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