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来源于食管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组织学类型。组织学类型上,我国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90%以上,而美国和欧洲以腺癌为主,占70%左右。
与欧洲和美国不同,中国的食管鳞癌占食道癌的大部分。2019年,食管鳞癌在中国的新发病例数为25.2万,预计到2022年食管鳞癌的新发病例数将增长至27.7万人。
2016-2022年中国食管鳞癌新发病数例数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针对转移性/晚期食管鳞癌,除化疗外,小分子靶向药推荐了安罗替尼和阿帕替尼,免疫治疗药物推荐了卡瑞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但是NMPA获批食管鳞癌适应症的药物仅有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和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卡瑞利珠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均于2020年获批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性食管鳞癌,主要作为二线单药治疗。
食管鳞癌已获批药物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境内目前进展最快的治疗食管鳞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是东阳光药业的安罗莱洛替尼,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食管鳞癌靶向药物在研管线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针对转移性/晚期食管癌,除化疗外,推荐了小分子靶向药安罗替尼和阿帕替尼,推荐了靶向免疫药物卡瑞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中国食管鳞癌药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人民币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0%,预计到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54亿元。
2016-2022年中国食管鳞癌药物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食管鳞癌药物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2029年中国食管鳞癌药物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食管鳞癌药物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食管鳞癌药物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食管鳞癌药物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