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织行业是纺织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毛纺织工业化生产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建国初期,我国毛纺工业只有13万纺纱锭,羊毛加工量仅有0.2万吨。毛纺织行业根据生产流程可以分为原材料初加工、毛纺纺纱及毛纺织造等环节。纺纱线按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粗纺纱线、半精纺纱线和精纺纱线。
在国内外需求持续增加的推动下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毛纺织行业稳步发展,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齐全的生产加工体系,毛纺织行业的原材料主要为羊毛、羊绒,下游行业为纺织服装行业。随着消费理念的提升,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品质、绿色和时尚的产品,羊毛及羊绒制品以其100%纯天然、透气亲肤等优点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并始终作为中高档纺织产品出现在消费市场。
毛纺织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受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年全国毛纱线产量为17.80万吨,同比下降3.64%。2019年-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毛纱线产量整体较为平稳,但随着毛纺织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毛纺企业产能利用情况逐渐分化,优质企业产量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2016-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企业毛纺纱线平均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共研网整理
我国毛纺织行业是市场化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但仍然不高,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竞争格局,具体表现为:中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产品附加值较低;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较高,但仅有少数企业有能力进入高端市场领域参与综合竞争。
在产业结构调整、内外需求放缓以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正逐步被淘汰,市场份额正逐步向具备技术、人才、环保等优势的优质企业集中,进一步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毛纺纱线业务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毛纺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十四五”时期,毛纺织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方面,毛纺织行业将持续优化产能规模和产业结构,根据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印发的《毛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从而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另一方面,毛纺织企业将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通过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建设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向低碳经济型、增长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未来,毛纺织行业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向低碳经济型、科技创新型、增长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毛纺织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向行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增强我国毛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新消费、新国货的兴起,消费者对毛纺织品的要求不仅停留在保暖、耐用等方面,对美观、个性化及应用场景也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更加追求毛纺织品时尚、环保和功能性。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毛纺织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2029年中国毛纺织行业深度调研与前景趋势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毛纺织行业深度调研与前景趋势报告
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