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灾备市场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业务收入统计[图]
灾备是指组织的灾难备援。在信息化的IT系统中,灾备是指在灾难未发生前,利用IT技术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保护,包括本地及异地的数据备份、应用和场所的接管等,确保系统遭受灾难时数据的安全,以及业务的快速恢复,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
我国的灾备行业起步于 21 世纪初期。200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正式发布了文件《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求信息系统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2007 年 7 月,灾备行业第一个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确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6 个灾备能力等级要求。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陆续发布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灾备行业标准,中国数据灾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4-2022年中国灾备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灾备场景的应用包含了容灾、备份、云灾备。总体上看,在灾备方向的竞争企业主要有 DELL、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华为等存储硬件厂商和 Veritas、Commvault 等第三方软件企业。2020 年国内数据复制与保护的纯软件市场中,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 Veritas、DELL、华为、英方软件和 Commvault,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5.8%、13.1%、11.1%、10.6%和 7.3%。
从具体应用场景看,(1)容灾领域:主要竞争企业为 DELL、Veritas、Commvault 等;(2)备份领域:主要竞争企业除上述国外公司外,还包括爱数、鼎甲等国内企业;(3)云灾备领域:是云计算趋势下灾备的新方式,国内参与者主要包括各大公有云厂商,以及爱数、鼎甲等数据复制软件厂商。
2019-2021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件产品收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2中国灾备市场规模约377.1亿元,其中硬件市场规模164.8亿元,软件市场规模149亿元,服务规模63.3亿元。
2014-2022年我国灾备细分产品规模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由于我国灾备行业整体起步较晚,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灾备行业呈现以国外厂商为主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国内灾备厂商凭借持续地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结合对国内用户需求的较深理解,开始在国内灾备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主要应用场景集中仍在灾备等级较低的定时备份领域,少有国内企业能进入高等级灾备领域。
高等级灾备系统通常针对的是各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对于中断容忍度较低,业务的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如银行、证券公司的核心交易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高等级灾备系统可以减少上述系统在灾难发生时的数据丢失量,缩短业务恢复运行的时间,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运行,对于核心业务系统尤为重要。而目前国内的高等级灾备系统,仍较多地使用国外厂商产品,国产化率较低。工信部 2021 年 11 月发布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丰富数据备份、灾难恢复等安全软件产品和服务,体现了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安全、可控的政策趋势下,我国对高等级灾备系统国产化的迫切需求。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灾备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2029年中国灾备市场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2023-2029年中国灾备市场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首先介绍了灾备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灾备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灾备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灾备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灾备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