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使用天线发射波长1-10mm、频率30-300GHz的毫米波作为放射波的雷达传感器。
毫米波雷达于20世纪40年代在国外产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2013年进入中国,随后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发展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毫米波雷达开始出现;早期其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但由于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原因,发展一度陷入停滞;80年代初,毫米波雷达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后期,欧洲也在“欧洲高效安全交通系统计划”指导下开启了对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重新研制。
开发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小型化、集成化成了可能,雷达开发进程开始提速。1999年,奔驰S级轿车率先采用77GHz毫米波雷达实现自适应巡航功能。
实用化到普及期:21世纪,随着汽车市场需求增长,产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2013年,国外24GHz雷达进入中国市场,77GHz对中采取技术封锁。3年后,国产24GHz开始实现量产,77GHz雷达进入样机阶段,未来将会继续加快渗透。
毫米波雷达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毫米波雷达是测量被测物体相对距离、相对速度、方位的高精度传感器,早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开始应用于汽车电子、无人机、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
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毫米波雷达技术和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被博世(Bosch)、大陆集团(Continental)、天合汽车集团(TRW)、法雷奥(Valeo)、海拉(Hella)、德尔福(Delphi)、电装(Denso)、奥托立夫(Autoliv)、富士通(Fujitsu)等厂商垄断,77GHz毫米波雷达,只有博世、大陆、德尔福、电装、TRW、富士通天、Hitachi等公司掌握。目前中国24GHz雷达市场主要由法雷奥(Valeo)、海拉(Hella)和博世(Bosch)主导,市场占比60%以上;中国77GHz雷达主要由大陆集团(Continental)、博世(Bosch)和德尔福(Delphi)主导,占比约80%。
受益于国内汽车智能化浪潮,车载毫米波雷达将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大,2020年国内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达99.43亿元。预计2022年国内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达130.41亿元。
2014-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毫米波雷达是仅次于摄像头的ADAS主流传感器。随着对自动驾驶需求的增加,将需要更多的毫米波雷达,从单颗前向、2颗侧后向角雷达再到1+4R的360度完整感知方案。这其中,毫米波雷达依靠其特有的全天候性能优势,成为恶劣天气或昏暗光线下自动驾驶感知的重要传感器。此外,4D成像技术的突破,也再次让毫米波雷达市场焕发新生,成为市场潜在增量。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报告》,共研网是权威专业行业研究咨询机构,精品行研,认准共研。
国内毫米波雷达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图]


2023-2029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全景调研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全景调研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首先介绍了毫米波雷达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毫米波雷达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毫米波雷达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毫米波雷达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毫米波雷达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毫米波雷达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毫米波雷达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