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数字文旅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文化旅游经济活动。
二、产业链
数字文旅行业上游为电信业、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行业等;中游为数字文旅行业;下游面对大众消费者。
数字文旅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三、发展现状
数字文旅几乎不受环境和时空限制,兼具低成本、强互动、高安全性的优势,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趋势所在。它通过打通线上线下业务、运用互联网商业变现等模式,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社交化与互动化,成为促进线下实体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力,企查查数量显示:截止到2021年8月底,中国数字文旅相关企业数量达到了25380家,2021年中国数字文旅企业数量约为28000家,预计2022年中国数字文旅企业数量将达到33500家。
2015-2022年中国数字文旅企业数量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数字文旅产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2021年中国数字文旅市场规模达8157.8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178.10亿元,同比增长16.9%,预计2022年中国数字文旅市场规模将达到9698.1亿元。
2015-2022年中国数字文旅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四、发展趋势
1、数字文博新业态加速涌现、提速发展
疫情期间,文博行业在数字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线上3D博物馆、“云游”博物馆等各式“云展览”大放异彩。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化整合运营与文博资源发生“化学反应”,成为文物“活起来”乃至“火起来”的重要支撑。
2、需求个性化带来更多应用场景发展机会
疫情导致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及消费需求有较大改变,个人空间安全防护受到重视,多样化、个性化的文旅需求越来越迫切,定制化旅游方式逐步成为旅游新趋势。“说走就走”的旅行日益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这对旅游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快速响应成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将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运用于散客服务、智慧化的乡村旅游、结合光影技术的夜间旅游等,将得到更多优惠政策、迎来更多商机5。商业体系线上化黏性进一步增强,以个性化、网络化的方式运作旅游相关产品已成必然,例如疫情期间美团创新推出“安心住”产品,让用户通过App 实现“云看房”,促进了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复苏。
3、中国文化传播开启“入云上线”新方式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通过全球网络平台推出中国文化旅游短视频,起到吸引入境游客、积蓄海外客源作用,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中国文化传播新方式。以中国故事、中国景点、中国美食等为主题的视频通过网络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引起了国外游客对文化和美的共鸣。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数字文旅市场全景调查与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3-2029年中国数字文旅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策略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数字文旅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策略报告
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