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剂的作用是与被萃取的金属通过配合化学反应生成萃合物萃入到有机相,又能通过某种化学反应使被萃取的金属从有机相反萃取到水相,由此而达到金属提纯与富集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铜萃取剂分为 3 类:
(1)酮肟类。这是最早用于萃取铜的商用萃取剂,其物理性能好、分相好、夹带损失低、容易反萃取,化学稳定性高。缺点是萃取能力不如醛肟强,萃取动力学较慢,特别是在温度较低时更慢。
(2)醛肟-改质剂类。醛类萃取剂的传质动力学快、 萃取能力强。缺点是反萃取困难,故要用改性剂改性。所用改性剂一般为十二醇、十三醇、壬基酚和酯类。改性剂中的 OH 基和 O 基会通过氢键与浸出液中的固体结合,导致形成污,从而使羟肟的稳定性降低而相夹带水平提高。化学稳定性比酮肟类的差。
(3)酮肟-醛肟混合物类。这类萃取剂不含非羟肟的改性剂,酮肟可以改善醛肟与铜、氢离子之间的平衡,协萃作用较好,兼有醛肟的萃取能力和动力学,以及酮肟的优良反萃取性能和物理性能,是目前大多数铜萃取工厂选择的萃取剂。
铜萃取剂分类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国内的萃取剂合成和应用在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中科院袁承业院士等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国外的水平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康普化学在国内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所,通过消化吸收、自主研发,掌握了金属萃取剂的核心技术,在羟肟类、磷类萃取剂方面储备了较好的技术。铜萃取剂产品属于小众市场,被国外化工巨头垄断数十年,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铜萃取剂市场约占 30%的市场份额,处于龙头地位。
2019-2022年上半年康普化学营业收入(万元)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中国目前所用的铜萃取剂几乎全部是科宁(Cognis)公司的LIX984(羟酮肟+羟醛肟)和英国捷利康(Zeneca)公司的M5640(羟醛肟+改质剂)产品。目前国内实际用量每年约200吨。
2019-2022年国内铜萃取剂需求量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1) 尽管国内铜萃取剂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一系列的国产铜萃取剂,但与国外知名企业的产品相比,我国铜萃取剂的品质还需要提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铜资源品位相对低下、铜矿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动力学性能好、选择性高、负载能力强的新型铜萃取剂是十分重要的,对充分开发我国铜资源,克服铜供给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 虽然溶剂萃取技术已在各行业中应用广泛,但是关于萃取剂结构如何影响萃取效率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导致很多萃取剂的设计缺乏指导方向。因此,开展萃取机理和构效关系研究是今后湿法冶金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方向。
(3) 未来萃取剂应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选择性好,分相效果好,萃取能力强,化学稳定性高,不容易降解,再生性能好,达到萃取平衡的速度快,萃取剂与金属发生反应后,能得到稳定的化合物,易保存,易运输,使用安全,尽量对人体无害,价格低廉,原料来源尽可能丰富,易制备。其中不少是未来需要克服攻关的技术和学术难题。
(4)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除了从铜矿中获得铜以外, 还需要从其他资源中回收利用铜,如铜矿中的含铜废石,以及电子工业中的含铜废水、含铜废渣、废铜等。这些特殊的铜资源回收需要设计特殊结构的萃取剂或特殊萃取工艺,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铜萃取剂市场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共研网是权威专业行业研究咨询机构,精品行研,认准共研。


2023-2029年中国铜萃取剂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铜萃取剂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首先介绍了铜萃取剂行业市场发展环境、铜萃取剂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铜萃取剂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铜萃取剂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铜萃取剂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铜萃取剂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铜萃取剂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铜萃取剂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